10月12日,一部聚焦郴州非遗文化传承、描绘手艺人半生坚守的短剧《刻梦湘南》举行首映仪式。该片由中共北湖区委宣传部、北湖区融媒体中心联合出品,邀请了湘南学院、湘南幼专等高校的优质人才与专业拍摄团队加盟,郴州北湖籍演员夏添担纲主演,旨在为观众呈现一段跨越三十余年关于梦想、坚持与成长的动人篇章。
首映仪式上,导演与主演分享了他们的创作心得和表演感悟。《刻梦湘南》根据真实故事改编,主要围绕一位专注民俗雕刻艺术、立志传承非遗文化的湘南雕刻手艺人展开。剧情时间线横跨三十余载,细腻刻画了主人公从青涩少年到沉稳匠人的生命轨迹。影片不仅展现了湘南雕刻技艺的精湛与独特魅力,还深度剖析了传统手艺人在时代变迁与社会浪潮中如何面对困境、坚守初心,并最终将古老的技艺发扬光大的心路历程。据悉,故事原型人物将于今年11月份在比利时举办个人艺术展。
为什么我就一直守在这里,现在还带了几十个徒弟,因为我想做我们郴州郴州本土的、地域的东西,做好、做大把它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湖南省工艺美术大师 游杰辉
房子上的花、图案、木雕、石雕,包括这些石头的雕刻,它都是在讲一个故事,把我们的教化、人文的一些道理融入在里面,很好的传达下去,又是一个活生生的雕刻,他在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所以跟他的徒弟也是越来越多了。——湖南省工艺美术设计大师 雷桐军
本片的诞生是北湖区深耕本土文化、创新宣传模式的重要成果。影片以“地方出品、地方人才、地方故事”为特色,采用微电影、短剧两种形式进行呈现,不仅展现了湘南雕刻技艺,还融入了湘南古民居、华塘砍肉粉、鲁塘砂罐以及“郴心郴意”农文旅产品等北湖元素,立体推介郴州。这是北湖“以文弘业、以文铸魂”的生动实践,充分体现了北湖坚定文化自信、从本土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的自觉追求。
结合当下比较流行的短剧的形式,我们区级融媒体做了首次尝试,我们也希望成为融媒新质生产力的践行者,我链接我们一些高校的人才,包括一些专业的团队,让大家参与进来,感受到我们的非遗文化,然后带动越来越多的人传承、坚守。——导演 李明
湘南学院、湘南幼专等高校的积极参与,为剧组注入了新鲜的创意与活力,实现了产学研的深度融合。而郴州籍演员夏添的加盟,无疑为本片增添了一大亮点。作为从家乡走出去的演员,夏添对这片土地怀有深厚的感情,其真挚的演绎必将为角色赋予更鲜活的生命力与感染力。台前幕后的强强联合,确保了《刻梦湘南》的艺术品质与地方特色。
我想创作的是一个郴味十足的故事,所以在剧本创作的时候,我有意的融入很多郴州的元素,比如说我们郴州的特色产品鲁塘砂罐,还有我们的郴州特色美食砍肉粉以及在镜头中呈现了很多郴州的美景,我是想呈现郴州的文化、郴州的特色、郴州的故事、我也喜欢通过这部剧让大家了解郴州、来到郴州、爱上郴州。——编剧 孙一冉
这次能回来拍这部微短剧《刻梦湘南》,对我来说意义非常重大,我希望能通过我最真挚、真诚的表演,让更多人看到我们郴州艺人的匠心,然后把我们郴州的非遗文化推广到全国。——演员 夏添
《刻梦湘南》通过主角“择一事,终一生”的故事,巧妙地将奋斗成长的主题与深沉厚重的非遗文化传承相结合,鲜活呈现了守艺人对理想的执着守望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深情守护。在快速发展的当下,这份关于“慢工出细活”的匠人精神,显得尤为珍贵。
影片中的雕刻场景令人震撼,这是一次与传统文化的深度对话,也是对匠人精神的最好致敬。——观众 曹颖
看完过后很感动,我对坚持有了新的理解,青春不一定需要奔赴远方,扎根也同样精彩。——观众 李跃芳
短剧即将上映,让我们共同期待《刻梦湘南》的播出,跟随镜头一同走进郴州的青山绿水之间,感受雕刻刀下的温度,聆听一段历时三十余年的梦想回响,见证一场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时代画卷。
来源:融北湖
作者:图文 | 罗器洪 邱佳乐
编辑:梁俐佳
本文为北湖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beihuxinwen.cn/content/646954/57/15347940.html